【學術講座】DeepSeek那些事兒:技術原理及其應用


2025年4月14日下午,澳門城市大學數據科學學院於L309教室舉辦以「DeepSeek那些事兒:技術原理及其應用」為題的學術專題講座。本次講座特邀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長聘教授、博士生導師李舟軍教授擔任主講嘉賓,深入解析推理大模型DeepSeek R1的技術突破與行業應用前景。


李舟軍教授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信息安全系主任、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副所長,同時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首屆網絡空間安全學科評議組成員、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語言智能專委會副主任委員。其長期深耕自然語言處理、人工智能、網絡安全等領域,於國際頂級會議(如AAAI、IJCAI、ACL等)及SCI期刊發表逾500篇學術論文,總引用數達12380次(H-index 54),單篇最高引用736次,並榮獲ECIR 2010最佳論文獎、中創軟件人才獎、吳文俊人工智能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殊榮。其研究成果連續入選2023及2024年斯坦福大學全球前2%頂尖科學家年度影響力榜單,研發的系統更於多領域投入實用,創造顯著社會與經濟效益。


講座聚焦推理大模型DeepSeek R1的技術創新與實踐應用。李教授首先回顧大模型發展歷程,剖析通用大模型與推理大模型的核心差異,強調DeepSeek R1在「超低訓練成本」「中文場景優化」「開源生態賦能」等維度的突破性優勢,並解釋其如何引發現象級傳播效應。隨後,李教授結合實際案例,展示DeepSeek R1於金融、教育、政務等多行業場景的落地成果,其技術不僅顯著降低企業開發門檻,更通過開源生態激發產業協同創新,為人工智能技術的普惠化奠定基礎。講座現場互動熱烈,李教授亦以深入淺出的方式逐一回應。本次講座不僅深化學界對推理大模型技術的理解,更為跨領域合作與產業應用提供關鍵啟發,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社會化實踐與創新發展。